北京未来美城产业创新基地 / FTA Group
来源 2025-09-11
在全国超半数美丽健康产业聚集沿海的格局下,北京正以创新之姿,打造一座以化妆品与大健康为核心、融合研发、制造与生态的“未来美城”:
构建“一核三园四高地”产业体系,
依托首都科研、人才与政策优势,
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落地的一站式支持。
这里是一个让创新发生,让产业“漂亮增长”,让城市更具温度的“美城”;
更是一个有温度、可持续、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美业,53%在沿海
北京的核心,在这里
全国美丽健康产业集聚区超过15个,过半以美妆、化妆品为重点产业方向,且53%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则呈“北研发、南制造”格局:
北部创新研发、南部高端制造。
其中,“未来美城”是北京发展美丽健康产业的“极核”:
重点发展美妆原料、医疗美容、合成生物、美丽营销等产业赛道,形成“一核、三园、四高地”产业格局。
一核: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
三园:小汤山美丽智造园、小汤山美妆创新园、天通科技创意园
四高地:京韵国妆首发地、京品孵化育成地、京艳创新策源地、京彩智造主阵地
北京未来美城产业创新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美丽智造园核心区,FTA集团负责设计,项目一期占地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
作为昌平区落实《美丽经济十条》的首批落地项目,北京未来美城产业创新基地也是“三园”布局中的关键起点:由昌发展集团投资建设的集合医疗美容、美妆、合成生物、生物医药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项目实现以中试生产为核心,同时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展示体验、平台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医美健康产业聚集区。
三大思路
让未来美城的“心脏”跳动
FTA 的设计逻辑从全球案例和本地产业需求出发,形成三大思路:
/01 向世界学习 肯德尔广场模式/
依托麻省理工与哈佛的产学研网络,肯德尔广场已成为全球医药创新企业最密集地区。剑桥创新中心(CIC)整合行业中心、创业咖啡厅、医疗、公共区厅与创新领袖互动空间,打造开放共享的创业生态。Wet Lab 提供全套实验设施与灵活面积,低门槛支持科研型企业快速起步。
/02 空间即服务,运营即生态/
园区不仅是物理载体,更是企业成长链的加速器——通过模块化、灵活化的空间策略,适配企业在孵化、加速、规模化等不同阶段的需求。
/03 生态磁极/
以可持续生态保持园区活力:屋顶绿化、多层级生态空间与低碳环保建材,串联绿色工作与生活,形成长期吸引力。
“运营力”
藏在细节里
进入园区,中央景观轴串联展示中心、办公研发区与生活配套,形成开放且有导向性的动线。
建筑之间除了有强流动性,还兼顾了效率工作与人文生活。
/01 连锁式成长空间/
基于企业成长的“时间链”,构建大中小创新企业连锁式成长模式。
3栋小型独栋、2栋大型研发厂房,1栋双拼研发厂房,模块化叠加设计,上下叠拼,可分可合,最大化运营灵活性。
宜研发、宜加速、宜创新的多层次使用空间,实现从初创到成熟制造的无缝过渡。
/02 高效运营的产品配置/
① 可分可合的大空间:标准化的柱网与高效紧凑的核心筒贴边布局,提升空间的适配性
②企业LOGO 冠名权:预留屋顶logo位,从城市各个视角强化企业识别。
③ 一体化设计的卸货与吊装口:置于厂房侧面,结合幕墙一体化设计,兼顾形象与功能。
④ 兼顾形象与成本的外立面设计:技术与艺术结合,保障科研舒适度。
⑤ 产业大堂:为业主预留个性化定制大堂的条件,增强业主宣传能力,增加企业凝聚力。
⑥第五立面形象:第五立面处理,预留设备空间构架,为城市提供良好形象。
/03 呼吸式创新社区/
“交流街”理念:像城市主街一样连接园区,形成全天候工作社交场景。
园区赋能综合体:集激发活力与舒缓压力的多功能空间于一体。
健康工作环境:低碳环保材料、BIO-LOOP 串联绿色工作生活。
员工在不同功能区切换时,视线总能捕捉到绿景,屋顶花园也为非正式交流创造条件。午后咖啡、临时会议、偶遇交流,都自然发生在景观与建筑交织的空间里。
让空间成为企业增长的
“桥”与“舟”
打造更聪明、更好用、能不断升级的产业空间,
用空间和运营把人聚起来,
形成有活力的产业圈子,
让区域品牌更有魅力。
北京未来美城产业创新基地,从传统的厂房园区升级,成为一座让企业长久发展、让创新持续发生的“美城”。
这里的空间,不是盛放产业的“容器”,更是“桥”与“舟”:
连接着产业与政策、人才与文化,让城市与产业、企业在这里并肩生长,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项目名称:北京未来美城产业创新基地
项目地点:北京昌平
设计单位:孚提埃(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FTA Group GmbH)
合作单位:北京汉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3.5万㎡
建筑面积:6.3万㎡
建成时间:在建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