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东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东区建成使用已经4年有余,校园内初步实现了建设初期的"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目标。但是也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严格的功能分区模式。功能集中设置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a·钟摆式人流车流。生活区教学区机械的南北分置,使流线集中且固定。功能分区造成教学科研区与宿舍生活区的分离,每天上下课步行交通令人非常疲惫。(南北距约1.5km,单程步行需30min),目前,大部分师生都必须借助自行车(约10~15min车程)。 
	b·功能集中设置造成的使用上的不便。 
	运动场集中布置,学生生活组团内距离运动场非常遥远,加剧了学生的锻炼惰性,而且场地集中,锻炼期间相互干扰较大。使用上不够便捷。 
	食堂的集中布置。暴露出人流集中,买饭难,噪音大等问题。就餐流线过长,餐厅规模,定位相近。 
	c·明确的分区人为加剧了尺度的庞大感,造成交通路线过长。 
	由于分区明确,组团内功能单一,师生为了维持完整的生活模式只能不停的穿插于遥远的不同组团之间。 
	2:尺度过于庞大 
	校区内的尺度更接近于城市的尺度,虽然保持了组团式的布局,却并未达到在人性化的、步行可达空间尺度内组织日常学习生活。使得生活,工作流线过长,对日常工作有一定影响。 
	3:交往空间相对均质 
	教学区廊道众多,但设计中缺乏空间的层次和递进关系,廊道空间缺乏私密感和休息设施,廊道更多沦为交通空间,而非交往空间。 
	4:大学校园和城市相剥离 
	校园在规划设计中并未很好的融入城市环境,校园功能,教育设施并未考虑到与城市的共享。 
	 
	西区筹建正处在浙江大学战略布局的关键阶段(图片来源: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