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建筑的修缮也要听听居民的“金点子”。坐落在淮海中路常熟路口的淮海大楼是栋保护建筑,它的底层曾经是“美美百货”所在地。美美百货搬离后,徐汇区政府决定对淮海大楼作整体修缮,相关部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到居民家中征询意见,整个修缮工程进展顺利。
饱经风霜仍显高贵
始建于1926年的淮海大楼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这是一栋砖木混合结构的“券廊式”欧洲古典式建筑,虽经风雨沧桑仍保持“高贵”姿容。门廊四周有石质装饰图案,弧形屋顶带有巴罗克风格和折衷主义风格;阳台、楼梯间和走廊呈现风行上世纪20年代的“流线型”特征,地面均为浅色拼花水刷石三段式构图,凸现视觉效果。然而80多年来,由于没有经过一次认真全面的修缮,整个大楼显得老态龙钟。
淮海大楼施工难度很大,区有关负责人对外立面和走廊等公共部位作细致检查,为修缮“号脉”。为了做到“修旧如故”,徐汇区相关负责人先后10多次参与修缮工作会议,广泛听取居民对大楼迂回式走道、浮雕回廊、罗马数字电梯的修缮意见,再汇总后讨论修缮方案。
居民高见均被采纳
住在206室的荣阿婆说,自己是淮海大楼的老住户。前些日子施工意见征询告示张贴后,大楼里的居民都很高兴。施工中,不断有人来居民家征询意见,有关修缮听证会也开了好几次。荣阿婆说自己的意见就是“恢复原样”。
汇总方方面面的声音,相关部门梳理出30余条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责成施工单位落实责任表,规定具体责任人、责任单位和落实时间表。如原先美美百货进驻大楼时将沿淮海路一侧的钢窗换成了铝合金窗,荣阿婆等居民建议恢复原先模样;对大楼外墙,居民朱先生建议采用亚光拉毛工艺……这些建议很多都被采纳。
争取早日恢复本色
徐汇区副区长冷旭生说,细听居民意见有几个好处,一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可以更为细致周到,二是居民生活条件可以得到改善。徐汇区房管局局长朱志荣介绍,淮海大楼将按照上世纪20年代老洋房样式恢复,对铁制开窗进行双层玻璃隔音处理。荣阿婆家的门窗就是按照这一理念完工的第一批“样板房”。房管部门将督促施工单位,让淮海大楼早日恢复“本色风格”。
编辑点评:
无论城市如何改造,它的精髓都不应该被扼杀——而最理解其精髓的,就是日日生活在其中的普通百姓了。一座符合“民意”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宜居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