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因为一个动迁公告,大连和大连“和式洋风”建筑走进了媒体的视线。大连的老建筑多为殖民时期的产物,它们记录了大连特殊的一段历史。对于这批建筑,人们心情复杂,对于它们的存留,争议也一直存在。大连是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但没有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那么,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大连应如何依法落实?;ご胧?/p>
“凤鸣街将被吞噬”
2010 年年初,辽宁省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发布通告:因城市建设需要,经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我局于2009年12月31日以大国土房屋管字[2009]60 号文件批复(拆迁许可证2009第021号),同意西岗区下列地块:一、东至沈阳路、西至拥警街、北至新华街、南至高尔基路地块;二、东至长春路、西至大同街、北至高尔基路、南至民众街地块;三、东至北京街、西至沈阳路、北至青少年宫南侧道路、南至高尔基路地块;四、东至纪念街、西至北京街、北至水仙街、南至高尔基路地块——由大连市土地储备中心、大连市西岗区旧城区改造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拆迁。根据《大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上述地块住户不得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房屋,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及租赁房屋。私有房屋、单位自管房产权发生变动而未经核准者,应在通告之日起40日内,持合法证件到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有关部门补办有关手续。该地块拆迁期限自2010年1月5日至2010年2月13日。
根据通告要求,西岗区的这些地块将在大年三十拆迁完成。赶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前,又是在冬季采暖期拆迁,通告在大连引发了相当大的“民生” 争议。而齐元才(化名)再也坐不住了。作为一个大连人,他了解那里是大连最完整的历史街区之一,拥有大量“和式洋风”建筑,即带有欧洲建筑特色的日式房屋,大连人习惯将它们称之为“日本房”。特别是这些地块中涉及的高尔基路和凤鸣街,更是大连“和式洋风”建筑聚集最多的街区之一。其中高尔基路已经不算完整,而凤鸣街依然保存完整,一旦拆迁落实,凤鸣街将被彻底吞噬。“那里一水儿的日式小房子,不高的围墙,邻居们可以站在自家的围墙边聊天,民风特别纯朴。春天的时候,小街里开满了丁香花、杏花、梨花,美极了。”齐元才不无怀念地说,“前些年,一些热爱大连老城的人为了与推土机抢时间,经常在那里组织摄影活动,只为了用这种方式记录下大连老城区的历史。”
在2010年1月初的大连两会上,和齐元才有一样想法的大连文保志愿者们试图通过人大、政协的渠道争取最后的希望,他们提议将新华街、凤鸣街和高尔基路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申请整体?;ぁU庋奶岚覆皇堑谝淮瘟耍比灰簿圆换崾亲詈笠淮巍2还?007年至2010年,大连的两会主题都与城市化有关,2009年是“应对挑战,确保增长”,今年大连两会的1号提案是“锁定全域城市化”,而文化遗产保护何时才能成为主题呢?齐元才无奈地说:“大家都盼着大连能够发展好了,可是文化遗产?;ひ膊荒艹晌阕喊??!大连的小洋楼、日式房,以前有五六千栋,可现在只剩下几百栋,以这种破坏速度,等到哪一天真想起来要?;?,恐怕已经不剩下啥了。”
“和式洋风”建筑:“既不东方,也不西方”
与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城市相比,大连的历史只有110年。但在这110年间,大连经历了两次日俄战争、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等大事件,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
凤鸣街就位于高尔基路后身,大连人习惯把整个区域称作高尔基路。高尔基路记录了大连的历史和大连城市化的进程。据考证,1903年,大连建设成为一个 4.2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但是那时的大连地图上还没有所谓的高尔基路。上世纪20年代初,大连中山广场的建设大致完成,从此大连开始了由东向西的发展。高尔基路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建设起来的。
根据一张1938年的大连地图,人们可以看到,在上世纪30年代,大连基本完成了由东向西的发展。高尔基路一带包括体育场周围,街名都与花草有关,以花园町开始往东数起,有水仙町、菫町(菫是指紫丁花)、山吹町、菖蒲町、桔梗町、白菊町、千草町、早苗町、若菜町、芝生町(芝生是绿草坪的意思)、芙蓉町、茑町(茑是指爬山虎的红叶)、薄荷町、上藤町、下藤町、上苇町和下苇町、上萩町和下萩町(萩是胡枝子,秋季七草之一)、上葵町和下葵町。1945年大连光复后,很多带有日本殖民烙印的地名被更改,这条路因为中苏友好的原因被叫做高尔基路,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据大连女作家素素介绍,自1905年至1945年,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日本人曾先后4次修改俄国人留下来的城市规划,把城市版图放大了10多倍。上个世纪初,不论走到哪里,日式房、日式庭院随处可见。由于日本历史上就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日式住宅体量较小,大多是一二层高,用砖和木建构。这些简朴而普通的建筑,大多沿路而建。今天的中山路、高尔基路、五四路、凤鸣街、民运街、同泰街、正仁街、不老街、长生街以及体育场一带,当年就是“和式洋风”建筑集聚之地。住在这些地界的日本人,都是一般的侨民或小商小贩。可是,正是他们平常而底层的身份,与日式房的普通和简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映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