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厨卫整体性厨房卫生间是住宅的核心,居民在那里的劳动量最大,但工作环境又较差,假如要达到理想的人体工效,提高居住功能质量,就需要将布置在厨卫里的设备、设施、管线、家具、装饰等进行综合设计和配套设置,以能获得整体性的效果。
配套是使厨卫达到整体性的重要措施。配套是指设备自身和设备之间的纵向系统配套和横向系统配套。纵向系统为单件品种产品自身档次水平的提高和完善,如厨房的灶具台、操作台、水池台、吊框、框具等,卫生间的洗浴器、坐便器、盥洗器等设备自身系统的完善。横向系统为产品之间的配套性与统一性,它表现于:厨具、洁具的档次及其协调统一性;五金件、塑料配套件的档次及其与基本件配套组装后的协调统一性;墙面材料、地面材料的档次及其与厨具、洁具的配套协调效果;厨房灶台面、操作台面、洗地台面与吊柜、灯具,卫生问洗池台面、镜子、灯具、吊顶等配套材料的档次及其与整体装饰的配套协调效果。
综合是使厨卫达到整体性的另一个重要措施。综合是指设备与管线、管线与管线之间的配合,要采取统一设计、统一协调、统一施工的方法。前者要考虑管线与其为之服务的设备之间要靠近,管线之间要符合安全与安装要求,相互之间要避免交叉与重叠。
隐蔽是使厨卫达到整体性的再一个重要措施。为了使厨卫环境整洁、美观,管道应集中隐蔽,解决办法可有:设立集中管井与管道间,各竖管之间要有安装维修空间,设置检修口;设立水平管道区,结合设备或家具设计,将水平管道隐蔽在墙角或设备后;水平管应短捷,上水水平管尽量敷设在近楼板面处,或采用铝塑复合管埋在楼板内;各户的排水支管不应出户,可采用搂板下沉将支管埋设在填层内。
住宅其它空间内设备、设施布置也应注重整体性效果,如房间内散热器的设置不应防得家具的布置、空调器的安装不应破坏立面效果、电器插座共用电视天线与电话接口的布置与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
由于厨卫整体性要求,厨具洁具以及与之相关的产品必须模数化设计、系列化生产和配套化供给,也因此促进了住宅产业化的进程。
四、空间可改性家庭规模和结构是变化的,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住宅具有可改性是客观的需要,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改性首先应该提供一个大的空间,这样就需合理的结构体系来保证,常采用的有大柱网的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其次应有可拆装的分隔体和可灵活布置的设备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改体系。结构体系常受施工技术与装备的制约,需因地制宜来选择,一般中小城市适宜选用中等开间(3.6、4.2m)的全进深筒体或两至三进深的纵墙承重结构,这种结构不太复杂,但又可以进行适量的室内再分隔。轻质分隔体目前已有较多产品,如圆孔石膏条板、膨胀珍珠岩空心条板、水泥增强玻璃纤维板以及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等隔墙、纸质蜂窝夹心木隔断、组合家具隔断等,但要达到住户自己动手,既易拆卸,又能安装,还需进一步研究开发。住宅可改要求中难度较大的是设备与管线的再调整,采用架空地板和铺砌增强聚苯板块等技术能使管线重新配置,但需付出较大的经济投入。厨房卫生间是设备众多和管线集中的地方,可采用管束和设备管道墙,使之能达到灵活性和可改性的要求。
|